相亲,有哪些经济学思维可以用得上?
又到年关,单身的人儿回到家,七大姑八大姨估计又要热闹起来了吧!说起相亲,没点技术活还是挺难搞定的。话说,在相亲中,除了外貌和情商,智商也挺重要,有一些经济学思维,你可能也用的上。 门当户对 所谓门当户对,通常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和职业等方面旗鼓相当,很适合结亲。古往今来,无论是秦朝的“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汉代的“门阀之风”,还是唐代“民间修婚姻不记官品,而上阀阅”的门第观念,元明清时“诸良家女愿与人奴为婚者,即为奴婢”、“凡家长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仗八十,女家减一等到……”,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婚恋“门当户对”的重视。 虽说当今社会,人们的观念已经不再守旧,但是一旦涉及到相亲,门当户对依旧是第一铁律。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则对于婚姻家庭来说依然适用。因此可以认为,婚姻家庭问题不仅属于社会学范畴,更应当属于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那么,作为通往婚姻之路的一个起点,“门当户对”这一观念同样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底蕴。 找到止盈点和止损点 比如你到一家常去的菜馆,每次都点没吃过的菜品,什么时候不再尝试新菜,而只点自己最喜欢的那道菜?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准备再来这里的次数。如果你还会不断光顾,就应该继续尝试新菜,直到发现更喜欢的下一道;而如果你很快就要搬离这里,或者馆子快要倒闭了,你就应该将所剩无多的机会都留给目前最爱的一道菜。 相亲也一样。你无法估计下一个对象的质量,却可以明确自己的黄金择偶期还有多长。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也许25至35岁是止损最佳期限,因为那是由生育能力决定的。离期限越近,你就越该加快步伐,在待选名单中挑一位进一步发展,不要永远等待。毕竟,在你最好年华都没出现过的ta,又有多少可能性在你价值下跌时还会出现,并且保持单身等着你呢? 避开无效的约会闲聊 世界上最难的有两件事:把你的想法放入对方脑袋、把对方的钱放入你的口袋。在约会过程中,你得时时明确自己聊天的最终目的:迅速筛选出可以发展的未来另一半,而不是纯粹的交友闲聊,或完成任务打发吃饭时间。 两人初次见面,要么就是互相查户口问背景,要么就只能硬着头皮尬聊,甚至恨不得完成流程赶紧就走。怎样聊天才既能问出有效信息,又不显得生硬呢?总不能啪地甩一沓问卷出来,一条条让对方填吧? 有人会说,那就聊聊爱好,家人,工作呗?当然可以,但有效性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