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8的博文

做人把握分寸,做事掌控尺度

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信,说是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地,与邻居发生纠纷,想要他利用职权之便,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收到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竟形成了一条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做人,心无边,行有度;做事,进有招,退有术。 想要他人理解,先付出真诚,想要他人尊重,先付出尊重,不以升量石,不以己度人, 多一份理解便会少一些误会, 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了色;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不成熟的麦穗直挺挺的立在田头,而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善有善因,恶有恶果,举头有神明,做人要善心,不求生命辉煌,但求人生无悔,把握做人的尺度。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可以清高,但要有宽容之心,否则就是孤傲;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断之举,否则就是软弱;可以强势,但要有所敬畏,否则就是暴戾;有财,要懂得节俭,否则就会奢侈;有识,要懂得谦虚,否则就是骄傲;尊贵,要懂得谦卑,否则就是刁蛮。凡事有度,话不可以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做绝,人生留有余地,事情会有转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生百态,各有千秋,处事不能太精,太精无路,做人不能太苛,太苛无友。 “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一个人如果缺乏克制力,缺乏分寸感,疾而不能徐,热而不能温,躁而不能静,结果必然是欲修其身则身不祥,欲齐其家则家不幸,欲治其国则国遭殃,欲平天下则天下一团糟。谁把握了度,谁就把握了人生。 人生的巧妙就在于有“度”有“术”。“度”要求做人有分寸、知进退;“术”要求做事有方法、讲策略。为人处事,只有“度”“术”结合,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把握做人的分寸,掌控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在一分一寸之中叠加起人

真正厉害的人,不动声色

图片
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一类人,他们表面如湖水般宁静致远,内心却似大海般波澜壮阔。“看破但不说破”体现着他们的教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他们的代名词。 他们不动声色地厉害着,自然而不矫饰,低调而不张扬。他们懂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找到一种最舒适的姿势来安放自己,找到一种最好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从不为难自己。 大学时的室友乐乐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姑娘。她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六点起床,快速收拾好就出门,该学习的时候,就不看手机,心无旁骛地学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约上三五好友痛痛快快地玩耍。 她不攀比、不计较、不杞人忧天,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更可贵的一点是,她懂得与自己和解,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像是一张用过就丢弃的纸巾,绝不会被她紧紧攥在手里。 乐乐说:“我很喜欢这种与自己相处的模式,不仅要喜欢现在的自己,更要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别人眼里无法忍受的孤独,在他们眼里却甘之如饴。其实这并不是孤独,他们只是懂得与自己相处。 我一直都非常向往这种社交模式,在外有三五个能够把酒言欢、畅聊心事的朋友;于内在没有人打扰的自我空间里,能够放下所有欲望与杂念,客观地、冷静地、理智地思考问题,享受短暂的孤独。 有人曾说,我们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房里,心平气和地与自己相处。 我们应该找到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模式,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把生活、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蝉鸣一夏,却蛰伏了好几个四季;昙花一现,却等待了整个白昼。所有的收获都是默默耕耘的成果。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努力着,在漫长得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他们深谙这个道理,只有当自己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才能将大放异彩的机会牢牢抓住。 你也许会疑惑,跟你一起进公司的人怎么会有参加年底评优的资格,但你不知道的是,别人在你看不见的黑夜里努力地学习、工作。 你也许无法理解那个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为什么会激动得涕泪横流,你不知道这是别人多少个晚上挑灯夜战的成果。 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要想静待花开,前提是你得默默耕耘。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它破土而出、努力生长的每分每秒却常常无人知晓。 你无法乞求别人把你的付出尽收眼底,你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将自己的苦累化成一片又一片羽毛,终有一天它能带你腾飞

感恩,让人生拥有阳光和雨露

图片
今天是感恩节,西方的节日,也是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过的洋节之一。感恩是好事,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是一个善良的人。经怀感恩之心,心地坦荡,胸怀宽阔,助人为乐,更容易感到幸福。就像古人说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感恩,应先从家人开始。有一个故事说:有人问老师,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那位老师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较重要。” 学生又问:“为什么呢?”老师回答道:“因为月亮是在夜晚发光,那是我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而白天已经够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 你或许会嘲笑这位老师的糊涂,但放眼当下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就是这般。每天照顾你的人,你习以为常,从不觉得有什么,若是陌生人偶尔帮助你,你便认为他人好。 你的父母,一直为你付出,你总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还嫌烦,就如同嫌弃太阳,这不是糊涂吗? 《庄子》说,“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踩了陌生人的脚,赶紧赔礼道歉;如果是兄弟的脚,关心一下罢了;如果是父母的脚,那就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越是跟你亲近的人,反而越觉着理所应当,也越容易被忽视。学会感恩,要先从感恩父母开始。生养之恩是最大的恩情。如果连对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甚至恩将仇报,这样的人真不配人这个称呼。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什么是本?天地是万物的本源,先祖是族类的本源,而父母是个人的本源,爱人是家庭的本源。感恩家人就是不忘本,才能知如何安身立命,如何为人处世。 不懂感恩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味索取而不知回报。帮他是别人的举手之劳,他自是不必挂齿;不帮他是别人不近人情,小气吝啬。不懂感恩的人,永远只强调别人的拒绝,却从来记不住别人的付出。 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别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却漠然视之。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越有教养的人,越是懂得感恩,懂得尊重别人的不易和努力。 人这辈子,要记得感恩三种人: 一、跟你同甘共苦的人; 二、在你跌倒,扶你起来的人; 三、在你一无所有,依然不离不弃的人。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注定是一个善良的人。做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 你要相信:感恩将为你开启一扇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你无穷的潜力,

感恩月提前学点“thanks”的英语表达

图片
又到年底了,很多人都把11月形容为感恩月,一方面西方感恩节就在这个月,另一方面国内电商红红火火的双11,也是人们忙碌了一年给自己买买买的心理补偿。促销的套路越来越复杂,但爱的套路,没那么多。 一、相对正式的“感谢” I’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我要表达我诚挚的谢意。 I’m truly grateful for your help. 我非常感激你的帮助。 Your help is greatly appreciated. 非常感激您的帮助。 二、热情洋溢的“感谢” You’re one in a million. 你真是个大好人。 I really appreciate it. 我很感谢。 You’re the greatest. 你最棒了。 三、称赞对方功劳的“感谢” I couldn’t have done it without you. 若是没有你,我不可能做到。 Thanks to you (we made it on time.) 都要多谢你(我们才能准时完成)。 四、感恩节常用的短句 Warm wishes at Thanksgiving. 在感恩节,衷心地祝福你们。 Thanksgiving wishes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给你们全家感恩节的祝福。 Thanksgiving just won’t be the same without you. 没有你,感恩节就不会一样了。 From all of us to all of you at Thanksgiving. 我们全体祝你们感恩节快乐。 I wish you could be here on Thanksgiving. 但愿你能来过感恩节。 It will be sad not to see you during the holiday when families get together. 家人团聚的节日里,不能看到你,我会感到难过。 Our first Thanksgiving should be our best. 我们第一次共度的感恩节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I would

既已失去,既已过去,何不重寻美好

图片
有一个酷爱茶壶的收藏家,收集了无数个茶壶,无论何时,他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无论路途多远,一定会亲自前往鉴赏。如若看中了,而对方又愿意割爱,花再多钱他也舍得。 在他的茶壶藏品中,有一只龙头壶,是他最为中意的茶壶。 一日,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前来拜访,于是他拿出这只茶壶,泡茶招待好友。 二人开心地畅谈,朋友对这只茶壶所泡出的茶赞不绝口,因此好奇地将它拿起来把玩,结果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在地上,茶壶应声破裂,全场陷入一片寂静,每个人都为这巧夺天工的茶壶惋惜不已。 这时,这位收藏家站了起来,默默收拾这些碎片,将他交给一旁的下人,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后来,有人就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一只壶,摔碎了,难道你不难过,不觉得惋惜吗?” 收藏家说:“事实已经造成,摔碎的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启示:我们常常对已失去的事物、已成为过去的美好情感念念不忘、黯然神伤。既已失去、既已过去,我们无法挽回,何不重新开始,去寻找美好的东西。 来源: 既已失去,既已过去,何不重寻美好

你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图片
有些人,你以为可以见面的;有些事,你以为可以一直继续的。然后,也许在你转身的那个刹那,有些人,你就再也见不到了。 当太阳落下,又升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人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有时间。总以为岁月漫漫,有的是时间挥霍等待;总以为明天很多,很多事不必急于一时;很多人无需立刻相见。 我们总以为我们有的是时间,可是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都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人生来来往往,真的没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我们以为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可能一瞬间就永远消逝了;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万劫不复,永不再来。 世间的期待有一千种,最好的那种叫明日可期;人生中谎言也有一千种,最大的那种叫来日方长。 我们总以为未来很久,其实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有钱了。 等来等去,等没了缘分,等没了青春,等到最后,等没了健康,等没了机会,等没了选择,等来了遗憾。 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一念既起,拼尽心力当下完成,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 所以,别等,别遗憾。 别再等来日方长,因为朋友不会停留。趁着大家还在,想聚就聚。不要等你再想起约他们一起聚会时,却发现有些人再也不能赴约了。 别再等来日方长,因为时间不会等你,趁着时光正好,想旅游就去。不要等你想去了,才发现自己已经颤颤巍巍走不动了。 来日方长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世事无常,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想爱的人就去爱,想见的人就去见,想做的事就去做。 如此,才是对生命最大的不辜负。 来源: 你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认错”是修养,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图片
有一座山上,坐落两座庙宇,甲庙里和尚经常吵架,相互敌视,生活痛苦;乙庙里的和尚一团和气,个个笑脸满面,生活欢愉。 于是,甲庙的住持好奇地前往乙庙,请教庙里的小和尚:“你们这里为什么永远都保持着愉快的气氛呢?” 小和尚答道:“因为我们经常做错事”。 甲庙住持疑惑不已,这时从外边匆匆赶回的一名和尚走进大厅时不慎滑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即跑来扶起他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的太湿了!” 站在大门口的和尚,也跟进来懊恼的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 被扶起的和尚则愧疚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来请教的甲庙住持看到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常常推卸责任或是与人争吵,殊不知认错未必是输。勇于认错的人,不但能表现出个人的修养,还能不断自省,提高自己,更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 朋友间发生冲突,如有一方能先认错,战火必然马上平息一半。假如没有一个人肯认错,两个人势必加深矛盾,最后谁也不理谁了,心里都不舒服。 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错了,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敢于承认错误”,站在对方的立场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相信那股内心的平安与喜乐,将会不断扩散,正如故事中乙庙里的和尚一样,永远一团和气,生活欢愉。 来源: “认错”是修养,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面对困境,方法总比问题多

图片
在懦夫的眼里,什么事情都会有风险,都会有困难。可是,人生如果没有任何困难,也就丧失了一切潜能和机遇。当你勇敢地迎接挑战,并且克服困难,肯定会很有成就感。其实,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当你完成一件看似困难的事,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原先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面对困难时,我们所选择的态度至关重要,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积极面对,而不同的选择注定会有不同的结果。 有人问一位登山专家:“如果一个人登山至半山腰,突然天降暴雨,应该怎么办?” 专家答道:“应该尽快往山顶上走。” 这人有些困惑,不禁问道:“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上风雨不是更大吗?” 专家解释道:“往山顶的方向走,虽然风雨可能会大些,却不足以威胁生命。山下看似比较安全,却可能遇到山洪暴发,而危及生命。对于风雨,逃避它,你会被卷入洪流;迎向它,却能获得生机。” 面对困境,很多人选择逃离风险,以求得暂时的安稳。但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风险几乎无处不在,困难也比比皆是。当一个人没有危机感时,正是危险的开始。要想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困难、风险的世界,那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探险。如果不去主动迎接风险和挑战,那就只有等待风险的降临。不论喜欢与否,都得去面对各种问题,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遇到挫折时,应该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方法,将它变成有利于自己的机会。 如果选择逃避,甚至想要逃跑(辞职),这能解决问题吗?在别处就不会遇到问题吗?再遇到问题怎么办?继续逃跑?如果自身的能力没有提高,那么在任何地方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正视困难,才有战胜困难的希望。 海明威说:人生,就是一场战斗。与谁战斗呢?与自己!其实就是与自己的懒散、退缩、逃避行为进行战斗。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就能够战胜一切,任何看似巨大的困难、貌似强大的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变得渺小。 勇敢地接受挑战,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你自己!卡耐基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很多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更精明能干,可人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智慧进行了贬低。”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畏难心理,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愿意承担,而把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推给别人。这种心态如果长期左右着我们的行动,很容易导致我们的一无所成。 在《安全的农夫

做自己,似海的境界,浩瀚无穷

图片
庄子云:“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应该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应该认可的一面。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也就不一样,你没必要去改变别人,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俗话说:“人有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身处什么位置,就做好自己的本分。 世界上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有人偏偏做不好自己的事,却喜欢指责别人的事,整天想着干涉老天的事。 别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懂你的,不用解释;不懂你的,不需要解释。做好自己,才是本分,要为自己而活。 “物物而不物于物。” “物物”,前一个“物”是动词,意思是立足于现实,驾驭外物;“物于物”,意思是超越于现实,不被外物左右。 对任何人来说,活着是最为关键的心态,心态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生活中的幸福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以不变应万变,做好自己,一切便是最好的安排。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所谓“环中”,就是连环的中心。世界就像一个连环套,无穷无尽的变幻让人眼花瞭乱。 这个世界,看似有序,实则无序,如果硬要给出一个中心点,那么就是我们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应付无穷无尽的事。 如果一个人伟大得不得了,把自己交出去,很快就会迷失在各种力量的争夺中,直至消失。以不变应万变,我们才能在有限中,品味无限,在短暂中,活出永恒。 “庖丁解牛”是庄子创作的语言故事,他用“游刃有余”来形容庖丁的才华。 庖丁可以迅速把一头牛分解成皮归皮,骨归骨,肉归肉,筋归筋,而一把刀用了十九年,仍然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的过程虽然迅速,但是在解牛前,需要慢慢凝聚起自己的精神。人们通常以为“游刃有余”是巧,是圆滑,是聪明,其实刚好相反,它是很大气的,它重缓慢笨拙,所以有效,正所谓“重剑无锋”。 在繁华而又复杂的社会,人们年轻时很容易迷失自我,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摸不着自己的未来。因为看不清而迷茫,因为迷茫而慌乱,因为慌乱而无知,因为无知而一错再错。 但最后,终要静下心来,不断地积累,完善自我,使自己强大,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当你终于知道自己要什么,慢慢走,反而比较快。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能做好自己,就是一种才华。

充满竞争才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图片
竞争每天都在发生,它是自然世界的基本法则,虽然竞争有时很讨厌,但如果一味地逃避竞争,唯一的结果就是被淘汰掉。 任何机遇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去主动竞争,就会被排挤、被吃掉。如果不想被别人淘汰,你需要每天淘汰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抵御更加残酷的竞争。 从前,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熊,这里树木茂盛,食物充足,它们在这里繁衍着子孙后代,和其它动物和谐共生。 突然有一天,一个闪电劈到树木,导致森林燃起大火,整片森林都燃烧了。动物们都四处逃散,这些熊的生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这时候,它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其中一部分熊建议道:“不如我们北上吧,那里肯定有我们的天地,而且能让我们的队伍发展得更加强大。” 另一部分熊表示反对:“不行,那边太冷了,我们肯定会被冻死,说不定还会被饿死。还不如去一个气候温暖,衣食无忧的地方。” 它们争论了很久都没有结果,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一部份熊向北走去,到了北极的边缘。而另一部份熊没有向北走,而是找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茂盛的盆地生活。 到达北极边缘的熊,因为气候寒冷,它们学会了在冰冷的海中游泳,还能潜到水下,捕捉鱼虾等食物。有时,它们还会与那些体积比自己大得多的海豹搏斗。久而久之,它们的身体进化的更加高大凶猛,它们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熊。 而另一部分选择去了盆地中的熊,它们发现那里的食肉动物太多了,自己身体笨拙,根本抢不到食物,也没办法与其他食肉动物竞争。于是,它们不再吃肉,而选择吃草。可是,它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原来这里连吃草的竞争都那么激烈,草也抢不到。于是,它们只能选择吃别的动物不吃的食物——竹子,这才勉强生存下来。 后来,它们把竹子当作唯一的食物来源,这样就没有其它动物跟它们争抢了。没多久,它们变得更加好吃懒做,身体也发福的圆圆胖胖。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了大熊猫。可惜的是,大熊猫现在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乎濒临灭绝。 启示:太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颓废,要知道,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只有勇于挑战新生活,才不会让脑袋停止思考,敢于面对竞争,逼自己做点困难的事,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加适应这个世界。 来源: 充满竞争才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与你无关,但也跟你有关

图片
一只老鼠躲在房梁上,看见农夫和农妇正在打开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什么美食呢?”它心里琢磨着,但它的美梦被无情地摧毁了,因为包裹里装的是捕鼠器。 回到庭院里,这只老鼠便开始到处发布警报:“房里有个捕鼠器,请大家当心。” 一只鸡“咯咯”地叫着走了过来,对它说道:“老鼠先生,我认为这对你来说是危险,但是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我不会感到困扰。” 小猪走过来,也同情地说道:“老鼠先生,我感到非常遗憾,但除了替你惋惜,我也无能为力。” 老鼠看向黄牛,黄牛说:“老鼠先生,对此我也感到非常遗憾,但捕鼠器跟我也没有任何关系。” 老鼠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鼠洞,独自面对那个捕鼠器。 当晚,一个声音响彻整个屋子,惊醒的农妇匆忙跑过去,查看到底抓住了什么。黑暗中,她没有注意到,捕鼠器抓住的是一条毒蛇,而毒蛇咬伤了农妇,农夫急忙把农妇送到医院治疗。 简单处理后,二人回到家中,但农妇仍然发着高烧。农夫知道,高烧的病人最需要鸡汤,他带着刀具走向了庭院,去准备鸡汤的主料。 农妇仍然很虚弱,亲友和邻居都昼夜不停地来照顾她,为了招待他们,农夫只好宰了那只猪。 农妇还是没好起来,最终她不幸地去世了,很多人来参加她的葬礼,农夫为了给客人准备足够的食物,他宰了那头牛。 启示:当你听到某人遇到困难,并认为跟你无关的时候,要记住,如果我们之中的一个受到了威胁,那么可能我们所有人都处于危险中。千万不要太过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居安思危也是古人经验的传承。 来源: 与你无关,但也跟你有关

豁达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

图片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其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即便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也被苏东坡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正是这份豁达,让后世人对东坡先生不由得一赞三叹。 一、从学士到农夫 在仁宗嘉祐二年,苏轼考中进士,在参考的三百八十多人中名列前茅,那一年,苏轼年仅二十。 欧阳修对他的文章赞赏不已,但是因为误认为是好友曾巩所写,为了避免闲话,把他列在了第二名。 考中之后,苏轼修书一封,感谢恩师,欧阳修读完来信,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他甚至还对自己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之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欧阳修的推崇,让苏轼很快就名动京城,他一下变得炙手可热,人们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私下里人们找他题字,宴会上歌女找他填词,人们以为东坡手里会一直握着笔,写他的锦绣文章,谁料想,不久之后,笔被搁下,他被迫抬起犁头,从学士变成了农夫。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在一篇谢表中对新法多有不满,因此被新党构陷,寻章摘句,竟然被罗织成欺君罔上的死罪。幸得高太后求情,王安石声援,苏轼才侥幸逃得一死,被贬黄州。 苏东坡带着一家老小在黄州落脚,黄州是一个穷苦的小镇子,过去优渥的生活自此绝缘,从云入泥,心理落差之大,外人着实无法想象。 因为生活拮据,他不得不开垦荒地,自己种粮食吃,建筑房屋、自己打井、移栽树苗,筑造水坝,俨然老农一般。 这是苏轼第一次下地务农,他顶着太阳耕田、插秧、灌溉,以前手里拿着精致的毛笔,书写的是众人称颂的文章,如今却是扶着沉重的牛犁,在山野中耕田。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但是,他并没有被生活打倒,他很快接受了现实,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农夫。看到地上冒出麦苗,他会欢喜的像个孩子,看到稻穗饱满,他会得意满足。 东坡田里耕作,越来越觉得自己像当年避世隐居的陶渊明,他甚至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改编成一首歌,然后教给一起耕作的农人来唱,他自己拿着小棍,在牛角上打着拍子,和大家一起唱,一时间,山野之中到处是欢声笑语。 二、从羊肉到猪

只有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图片
生活中,总会听到有些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其实,问题根源可能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出了问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某机构科研人员进行过这样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他们向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对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伤痕被不小心擦掉。而实际上,化妆师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到了规定的时间,志愿者们返回并叙述自己的感受,他们竟无一例外地表示,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而且对他们表现的不怎么友好!可实际上,他们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的!”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的眼光……可以说,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造就了怎样的外界眼光。 启示:改善自己的内心世界,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来源: 只有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争吵无赢家,聪明人,不吵架

图片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屑与人发生争吵的。 争吵源于沟通,而沟通不畅,就可能导致吵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互相把对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由于双方各自立场、经验、背景、文化的不同,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读”。误读便会为自己的失误去解释和圆场,于是又会产生新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读,难免就会着急。 这时情绪出来了,双方都控制不住,于是互相攻击和谩骂,沟通也就无法继续下去,最终变成争吵。 有篇文章说的好: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穿越心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喊。但是在喊的同时,人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更大声地喊…… 人们总是在潜意识中,防范他人对自己的贬低和否定,每个人都期待外界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是我们积极和努力的源动力。而当争吵发生,一个人的道德可能就不会那么高尚了,都会想法设法提高自己贬低他人,无论双方谁对谁错,都会变成互相攻击,为争一口气。 于是,我们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吵架终究也成了跟自己情绪的斗争。 人一旦被情绪左右,心魔就会趁机而出,很多冲动行为就是这样导致的,一时的冲动造成终身后悔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 藏在身体里的“情绪”,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大敌人,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太难。 如果一个人矮,你攻击他的身高;一个人胖,你攻击他的身材;一个人丑,你攻击他的相貌;一个女人有钱,你说她是卖身来的;一个男人有钱,你说他是吃软饭的;一个人穷,你说他这辈子发不了财…… 要是照这个节奏继续下去,对方最后就可能只剩下一条出路,那便是跟你同归于尽!由此产生的悲剧还不够多吗? 世上没有吵得赢的架!吵架一定是双输的结果,只看谁输的比较惨而已。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何苦呢?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要随意出口伤人,争执的时候就事论事,围绕事情本身去探讨,不要轻易的上升到人身攻击。 说任何话,都要先经过大脑过滤一遍,想想这句话是否超出了事情本身,只顾说出来痛快,而忽略他人的感受,便是人格的缺陷。 俗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如果你能保持大度大方、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对方想借机发火都难。 就好比热恋中的人,双方说话都轻声细语,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与心之间几乎没有距离,心有爱,情更深,眉目皆可传情。 所以,如

学会付出,得到快乐和满足

图片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一位神仙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神仙问:“孩子,你已经拥有了这么多金子,还要向我乞求什么?” “虽然我有这些金子,但我仍然不满足,我乞求更多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神仙从袖中掏出“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后,神仙再到这里,男子仍然坐在金堆上乞讨。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 “唉!虽然我得到很多东西,但我还不满足,我还需要快乐和刺激。”男子说。 神仙便把“快乐和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神仙又见那男子坐在那金堆上。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难道你还不满足?” “唉!尽管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我仍不能感到满足,仙人,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神仙笑道:“你需要满足么?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会付出吧。” 神仙一个月后回到这里,只见男子站在路边,他身旁的金子已经所剩不多了,他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 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惨败者,把快乐给了忧愁的人,把刺激送给了麻木冷漠的人。现在,他一无所有了。 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在感激中离开,男子笑了。 “孩子,现在,你拥有满足了么?”神仙问。 “拥有了!”男子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中!当我一味乞求,得到这,又想得到那,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满足?’ 当我学会付出,我为自己人格的完美而满足,为我能有所奉献而满足,为人们向我投来的感激的目光而满足”。 启示:即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快乐,也许你还不会有满足。满足是人生无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给予和付出,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看得过重,也不要太过于吝啬。吝啬是自私、冷漠的衍生物,破坏了人所固有的仁爱之心。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吝于付出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而吝啬破坏了人类社会的美好。。 没有人愿意做孤家寡人,与人相处,彼此的关心和帮助必不可少,今日帮别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也定会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