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背后的复杂博弈
7月5日,现实主义题材《我不是药神》提前上映,被认为“既叫好、又叫座”,将成为今年的一部现象级电影作品。剧中,徐峥饰演的“小人物”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恳求下,成为不合法的印度产救命药的总代,从最初“只为赚钱”到后来“为民请命”,在法律、人情和伦理的漩涡中挣扎。
《我不是药神》有原型,就是2015年轰动一时的“陆勇案”。这个案子把一个巨大的“黑洞”暴露在公众面前,众多家庭被昂贵的医药费用拖垮,毫无尊严和体面。没钱就等死。这个赤裸裸的等式,让绝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以及不寒而栗。不确定性始终存在,人们小心翼翼地活着,不敢奢侈,不敢懈怠,对个体未来不能不保持一份危机感。
《我不是药神》给了大家一个温情的结尾,主人公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也获得了法律的宽宥,同时也得到了世人的尊重。但电影只有120分钟,现实中的博弈更加惟危、惟微。
但凡沉重,都源于结构性的困境。
陆勇们错了吗?对那些吃不起天价救命药的患者而言,能够搞到仿制药的代购者就是他们的“救世主”。电影里的“药神”亏本为大家代购,原型里的“药侠”平价为大家代购,如此大家在道德感上会舒适一些。可是,如果有人把代购做成了“营利”,难道在逻辑上就一无是处了吗?
那些动辄一年数十万的救命药是“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吗?须知道,患者之所以能用几十万元人民币吃到救命药,是因为第一颗药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不高价售出,就不能抹掉成本并获得利润,谁还会有动力去研制救命药。比天价药更糟糕的,是没有天价药。
国内药企怎么就仿制不出救命药呢?部分原因是中国加入WTO导致的医药专利壁垒,不能像印度那样“动辄”强制专利特许。事实上,外国企业向来强烈抵制印度仿制药的外溢。但中国仿制药不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整个产业链环环掣肘,从原料到辅料,从临床到审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掉链子了,改变非一朝一夕之事,难度不见得就低于芯片。
政府重视不够吗?过去三年,政府一直在推进卫生改革,通过医药谈判来降低进口药的价格,并且也实现了多种救命药的降价。今年5月1日起,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了零关税,几乎涵盖了癌症患者常用的全部进口化疗药、靶向药、生物制药等药物。同时政府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尽管如此,最直接的减负,将各种天价救命药纳入医保的可能性为零,因为财政无法负担,特别是经济增长放缓之后。这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医疗开支将不断增长,对各国的福利制度形成挑战。商业保险是个市场解决办法,但国人的保险意识远不如理财意识。当然,收入也是一条预算线,影响着人们的保险选择。
《我不是药神》撞开了一个沉重的现实主义话题,这样有质感的话题,本身就在为改变蓄积力量。
评论
发表评论